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我常在关系里背道而驰 详情展示

我常在关系里背道而驰

发布时间:2021-06-18丨点击量:1282

我常在关系里背道而驰

收到一封很长的私信,讲述了TA在关系里的种种遭遇和困惑。

 

渴望关系,但是很难在关系里存活下来。

 

这已经不是第一位私信朋友问到的问题。

 

说到关系,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在这里,我想说说关系的三元素。LOVE-爱(L)、HATE-恨(H)、KNOWLEDGE-知识、知晓(K)

 

一段完整的关系,一定是包含这三个元素的☞☞☞我知晓你(原本的你),我爱着你,我也可以向你表达我的恨,你不会因此而被“打倒”。

 

从字面上看,似乎很容易理解,健康的关系大概就是——我可以爱你,也可以恨你,我看到的是你原汁原味的样子。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做到,为什么?

 

和L对应的还有-L,就是负爱,负爱是一种相爱却不能爱的情感,比如很多人经历的暗恋,我们常常说的爱无能。

 

还有一种负爱的现象很有意思。

 

我们明明很爱这个人(爱人、孩子),可我们向对方展现的不是温柔的、和蔼的、亲切的状态,而是处处针锋相对、凶狠的、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

 

和H相对应的是-H,就是负恨。

 

我们常用相濡以沫去描述一段关系似乎好到了极点,让人羡慕不已。

 

事实上,相濡以沫的关系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想象一下,两个搁浅在沙滩上的鱼,是相濡以沫的互相用唾沫来延迟彼此的生命,最后双方都死翘翘。还是一方做出牺牲,用尽所有的力量让对方存活。哪个结局更能让你接受?

 

在咨询室里,也可以看到一种-H的现象。

 

夫妻俩带着孩子来咨询,夫妻两人看起来很恩爱,简直相敬如宾的犹如天仙一般,很难想象这样和睦的夫妻,孩子怎么会出心理问题。

 

事实上,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爸爸妈妈之间“太”恩爱了,以至于他们的关系不允许表达恨,但我们知道,不能表达恨的关系是很虚假的。

 

以此同时,他们的恨最终都流向了孩子。

 

孩子就成为了这段关系的替罪羔羊。

 

与K对应的是-K,就是谎言,这个谎言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自我欺骗。

 

在很多的关系里,都容易玩一种假装的游戏,我假装我对你只有爱没有恨,我假装很了解你,我假装你一定是懂我的。

 

有些孩子的家长会问我一些心理学知识,目的是他们可以用这些知识去搞定自己的孩子。

 

这个时候,这个“知识-KNOWLEDGE(K)”就是负知识(-K)。

 

因为家长宁愿用知识去搞定孩子,也不愿通过真诚的了解,去和孩子相处。

 

还有我们一种-K,我们经常会在关系里用到,就是我假装我很了解你,其实我只是了解那个幻想的你。

 

在我和你建立关系之前,我就在脑海中预设了一个你,比如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女人都是红颜祸水、日久见人心-见到的都是欺骗、这孩子就是欠收拾(我们当年不也是这样被打骂过来的)。

 

如果我们带着这样一种经验饱和的-K,去和一个人相处,那么无论这个人真实的是什么样子。最终,这个人就一定会成为你大脑“设置”的那个模型。

 

想爱不能爱、想恨不能表达恨、不知,不解却假装我知,我了解。

 

这些都会破坏你的关系。

 

交响乐之所以是音乐里最完整的一种形式,就是因为它的结构是完整的,它可以涵容所有的乐器共同来演奏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一起让你听起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烦躁。

 

   关系也是如此。

 

  可以被表达恨的关系才能流动着爱,不用假装了解的关系才能有真诚。

广州市心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中海花湾壹号C1栋923室(地铁1号线—西塱站—广佛线—鹤洞站)
粤ICP备20060967号   百度地图   电脑版 | 手机版
广州市心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严谨、恪守行业伦理的心理平台,为来访者提供青少年抑郁症、分离焦虑、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心理医生在线咨询、社交焦虑障碍、青少年心理、心理咨询机构、婚姻咨询师、青少年心理教育、心理焦虑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