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 一次恐惧的旅行 详情展示

一次恐惧的旅行

发布时间:2021-04-05丨点击量:505

一次恐惧的旅行

2018年的冬季,从成都出差到攀枝花。成都的冬天总是雾霾阴冷,即使偶尔有太阳也很温弱,感受不到阳光的气息。而攀西阳光,光照强烈,阳光灿烂,冬季去攀枝花出差,享受攀西阳光带来的照耀温暖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谁知这次美差让我体会了一把恐惧症。

攀枝花气候干燥风比较大,所以就特别容易出现静电,而我又是对静电特别敏感的人。后来自我分析,可能我幼时无意中被电击打过一次的缘故吧,所以内心深处对电有深深的戒备。

到攀枝花的第二天早上,在酒店里自助用餐,大家都在选择着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或是正在享受美食。我拿着碗准备打粥,当手触碰到铝合金勺时,突然被静电击打了一下,浑身一颤,碗也从手里掉落在地上,砰的一声响,安静的餐厅里所有人的眼光都聚集在我身上。一位服务人员走过来,我马上解释:不好意思,不是故意的,被静电击手松了。那场景的确是有些尴尬。

从这天开始,更加的小心静电。可又偏偏应了那句话:怕处有鬼,痒处有虱。越是小心,反而被静电击中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跟人握手,坐的士关门,街上行走不小心手触碰到别人的手,各种场合都会被静电击打。那种感觉真不舒服,甚至让我有了恐慌恐惧感。到后来,手都插在衣服口袋里,不敢拿出来…本来向往的攀西阳光,静电把我折腾的想要赶快离开,回到阴霾寒冷的成都。

当踏上回成都的路,内心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可回到成都后,事实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美好。上班开铝合金窗子的时候,我担心会不会被静电击打,不过心里又安慰自己,这是成都空气很潮湿,不会产生静电。想着顺便就开窗,当手触碰到窗子,可怕的是又被静电击打了。当时就很沮丧,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以后对静电的恐惧就困惑着我,不敢开窗子,看见铁类或是铝合金类的东西就内心紧张,不敢去触碰,而且每次开窗都会反复的伸手尝试而又不敢真碰到。多次鼓励自己,然后猛一下去接触,但是这个结果反而使发生静电的几率更高。发展到后来,看到水龙头也有恐惧感,开水龙头时用手背猛一下把它打开,因为在我的理解里,手背是不会触电。然后手也不敢马上碰到水,反复试几次才去触碰到水。因为有一次去打开水后猛一下接触水也有被静电击打的感觉。我心里很清楚,静电在空气干燥的地方出现的几率比较高,湿润的地方不容易出现。触摸水有静电更是说不过去,可我又真真切切的触水被静电击打过,而且还不是一二次,我怎么啦…

在恐惧情绪困扰下,不自觉的就心情很沉重,这种负重感让人坐着不想动,情绪低落,想到静电就心跳加速,感觉到处都会有静电,手放进口袋里不愿拿出来,每天到了就餐的时间,逼着自己去食堂吃饭,而且也没什么食欲。影响到正常的工作…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个月,我感觉不对,自己是不是患上恐惧症了。就开始认真的想这个问题,一般静电是在干燥的情况下,它才可能出现。那么空气湿润的地方,甚至水笼头流出的水有静电,这是不应该也不符合逻辑。那么有这种感觉,只能够说我在焦虑紧张的情绪下,身体表皮的神经系统太过敏感,才会有触摸水被静电击打感。

我是心理医生,而且是资深的咨询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决定调整自己摆脱恐惧。这种状况不调整只会越来越糟糕。想到在我这里做咨询的焦虑、恐惧患者的痛苦,不能让自己被恐惧症笼罩,而影响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怎么调整呢,我首先想到用脱敏疗法。说干就干,然后就把水笼头打开,反复去触碰水,去反复的开关铝合金窗子。不对呀,静电只是无意中触碰到瞬间才会产生,当一次产生过后再怎么触摸都不会再有静电。哎,看来脱敏疗法是无效果的。这让我很痛苦,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医生不能医自己吗?

我改变策略,告戒自己要有耐心,用咨询中常用的森田疗法。首先让自己接纳,我清楚地知道静电不会电死人的,也不会给我们身体带来任何损伤,我恐惧的是那种被静电击打神经系统的剧烈反应不舒适感和潜意识里根深根深蒂固对电的忌讳。那么我就无所畏惧,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接纳这种不适感。安心做自己的工作,下班后该打球打球,该出去玩耍玩耍,让自己动起来,顺其自然,转移注意力来淡化静电困惑。出现静电也就坦然应对,同时接纳自己怕静电的事实,不觉得怕静电有什么不好,不强迫自己改变。慢慢的,不自觉中走了出来。其实前后也不到两个月时间,但是那种恐惧给我带来的感觉,到现在是记忆犹新。我现在依然对静电比较敏感,会惧怕静电,但都在正常范围内。


广州市心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中海花湾壹号C1栋923室(地铁1号线—西塱站—广佛线—鹤洞站)
粤ICP备20060967号   百度地图   电脑版 | 手机版
广州市心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严谨、恪守行业伦理的心理平台,为来访者提供青少年抑郁症、分离焦虑、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心理医生在线咨询、社交焦虑障碍、青少年心理、心理咨询机构、婚姻咨询师、青少年心理教育、心理焦虑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