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总是到一定程度就进行不下去了
有网友私信说,每当他决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点子,就会很兴奋,充满热情,因为他总是能预感到事情一定会很顺利就可以完成。但是,很多时候,事情做着做着就想放弃了,最后发现,原来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为此很是苦恼。
的确,在许多人的成长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时,明明事情进行的挺好的,可是总会有一些因素出来干扰,造成事情停滞不前或者进行不下去了。
父母或者周围的人就会告诉你——“你做事情不能这样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才对。”
通常这个时候,我们既需要向外去发现问题,也需要向内寻找一些答案。
如果这种情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这有可能是人的原因。
也许,真正阻碍你的,是害怕失败后带来的自恋受损。
因为害怕自恋受损,你可能只会让事情到达某个峰值,这个峰值是你能完成的最高值,你知道自己无法超越了,就开始下意识的制造一些看似外在的因素,来导致你的失败,最后,向别人呈现的只是外因阻碍了你成功。这样,你也刚好避免了感受到因为失败而体验到自恋受损带来的无能感。如此,就继续保护了你的自恋。
或者,也正是由于你的过度自恋,你在开始做之前就会把事情理想化,这就会让你的感知力、判断力和分析能力被迁移出去,从而使你和事物本身失去连接,那么,你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慢慢变得很没有创造力,最终,你的意志和事物一起逐渐衰竭。
很多时候,我们去做一件事情,决定着这件事情能否一直持续的被坚持做下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做这件事的动力是来自内部还是来自外部。
所谓的来自内部,就是这个力是从你自身内在发出的,那么你一个很明显的体验,就是爽,你不但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它,而且整个过程你都可以很专注,不知不觉就把事情搞定了。
可是,如果你是被要求,甚至有点被“要挟”的意味去进行的话,这个时候做这件事的主人——“我”不见了。最后的状态很可能就会变成像驴拉磨一样,给一鞭子走一圈。
这种情况很容易在孩子做作业的拖拉上看到。
当陪在旁边的父母用一种威胁或者嘲讽的语气跟孩子说:“完成不了作业,就别想买那个玩具了。”或者“你看看你,做个作业都还要大人监督,这么没用,长大以后可怎么办?”
如果孩子在做着事情的时候,家长日复一日的向孩子传递着自己的各种或焦虑、或贬低、或指责的情绪,孩子的创造力、专注力、耐力就会被这些负性的情绪淹没掉,最后,常常是家长口中说的:“你看,我说了吧,他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真是没用。”
“没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种外在加持的声音,会被你慢慢内化进去,变成一个内在的迫害者,不断的和你过不去。每当在你决定去做或正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这个迫害者就会搞很多的内心冲突。
于是,“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就进行不下去了”似乎就成了你的内在标配。
如果说,成长就是要不断的尝试,有不断试错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要忘了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可以去到哪,知道你的每一个试错都是为了下一步可以不重复错下去,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