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 从解决之道到问题形成 详情展示

从解决之道到问题形成

发布时间:2021-05-10丨点击量:682

从解决之道到问题形成

有多少家长会抱怨:“我明明是为了ta好,ta怎么就不识好歹?”

有多少丈夫或妻子会申诉说:“我这样做错了吗?明明是ta不对,最后搞得我成了坏人?”

有多少睡不着的人会说:“我每天都在努力的让自己睡着,失眠却越来越严重了。”

这些都是我们遇到问题时尝试各种改变的方式后,所期待的变化并未出现而会有的心情。

且愈是企图改变,就愈是不变。

由于改变是人们生活现实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人们也很容易以为改变的本质及造成改变的方法应该是浅显易懂的。

显然,人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很容易就获得这样的经验,比如,对抗寒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保暖,解决饥饿最快的方式就是摄取食物。这些处理方式最终也形成了我们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常识经验”。

于是,我们认为,抵制一件令人痛苦或不愉快事件的方法,就是将其对立面引进情境中。

然而,故事往往不会如此简单。

家长、亲朋好友在面对一个抑郁者时,最常做的恐怕就是努力将其带入开心的一面。但是十有八九那位抑郁者不但未蒙其利,反倒陷入更深的悲伤中。

被妻子怀疑的丈夫,可能变得更加万事小心翼翼,最后连一些本来无伤大雅、不必隐瞒的事都不告诉她——“免得她更担心多疑”。但这个解决方案不但未能改变妻子的行为,使其收敛一点,反而火上浇油,令她更加担心和不信任。

失眠者通常采取的解决方式,基本上和上面的例子相同。每个睡不着的夜晚都浪费在和快点入睡的对抗上——试图用自己的意志力来强迫自己入睡,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消失,自己却越来越清醒,结果只是使自己更睡不着。因此所用的“药方”到最后却变成了疾病。

以上所有的例子都说明了在某种情况下,新问题的产生,都可能是“解决之道”成为了问题。

就如第一个例子中的抑郁者,家人朋友的举动等于是在要求病人应该有某些感受(开心、高兴、乐观等等),而不应出现其他感受(哀伤、悲观等等)。结果,对于病人而言,原来可能只是一份短暂的哀伤,现在却混合了其他的感受(失败、恶劣、不识好歹、不知感恩那些急欲帮助自己的人而产生的罪恶感),而且很可能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无可奈何的愤怒,而这又是被家人列为不应该具有的感受,在如此情境下,终将应用引发抑郁的“解决方案”于自身,然后成为货真价实的病人。

我想在此我们必须区分清楚“困难”和“问题”,“困难”通常是指可以通过一般的行动就可以解决,不必运用解决问题的特殊技巧,正如前面提到的相当普遍的生活状态——用保暖对抗寒冷、摄取食物改善饥饿感等。

“问题”指的是因处理困难不当造成的僵局、停顿、死循环等等。

基本上,我们造成问题升级的不当处理方式有三种:

 A. 以否认问题存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家长否认孩子的抑郁,这一模式主要出现在一些有着某种根深蒂固观念的家庭里:

 有教养的孩子应该是快乐的;

 我的孩子怎么可能抑郁;

 你就是胡思乱想太多,多放点心思在学习上;

 别那么矫情、脆弱,否则太丢人了、、、

以至于即使孩子只是表现出普通的、短暂的不高兴或别扭情绪,他们也会认为这是一种无言的抗议,太叛逆、太自我、太不懂事。

B. 企图改变某种“困扰”,而该困扰以现实的观点来看,不是无法改变就是根本不存在:

☞怀疑丈夫的妻子,可能仅仅只是自己的不信任,就形成对丈夫行为“系统性”的分析——“他总是有些事情瞒着我,手机锁屏,离我很远接电话,朋友圈从不分享他的婚姻状态,心里想什么也从来不告诉我,每天在外面做些什么也不知道,有时电话都不接。”

接下来,为了获得一些数据来证明丈夫的忠诚,就可能采取一系列的行动——问问题、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以及动用各种方式查他。

丈夫如果察觉到了妻子的冒犯,变得更加谨慎,最后连最稀松平常的小事都不告诉妻子,而妻子并未因此而收敛一些,反而火上浇油,更加不信任——“连一些小事都要瞒着我,一定还藏着更大的秘密”,结果反而使一件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在心里生根发芽。

C. 逻辑层次上误置,而导致一场没有结局的游戏:

这可能有两种情形:

☞其一,试图以简单的逻辑或常识来改变某种状况,而该状况必须从更高一级的逻辑层次上才能得以改变(如抑郁症、失眠症中所犯的常识错误)。

☞其二就刚好相反,一个简单的逻辑或处理方式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升级到更深层面上来。如:一个妈妈说:“我希望他努力读书,但更希望他是自己想要去读书,而不是盲目听从指示。”

基本上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悖论,妈妈所期待的是一个纯粹的自动自发的行为,但如果这个行为在被要求下才做,就不可能是自动自发的。

妈妈企图改变孩子的行为,但不是直截了当的要求:“去读书”——一个简单的逻辑,于是她跟孩子同样被困住。

这种类似的情况,在婚姻的冲突里也经常出现,夫妻一方希望另一方表现某些行为:“但必须是他(她)真的想要——如果还得由我来告诉她(他),那就没意义了。”

 许多父母在处理和“叛逆”青少年的典型危机(不服从、不读书、不收拾自己房间、没礼貌、玩手机、晚归、快被退学了、和“孤朋狗友”鬼混等),一开始可能会先试着说道理,当这一招无效时,就施以薄惩,青少年成功反抗,父母加重惩罚,结果导致更强烈的反抗直到行为发展到不可控。

 很显然,父母解决问题的做法“创造”和“维持”了问题。

广州市心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中海花湾壹号C1栋923室(地铁1号线—西塱站—广佛线—鹤洞站)
粤ICP备20060967号   百度地图   电脑版 | 手机版
广州市心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严谨、恪守行业伦理的心理平台,为来访者提供青少年抑郁症、分离焦虑、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心理医生在线咨询、社交焦虑障碍、青少年心理、心理咨询机构、婚姻咨询师、青少年心理教育、心理焦虑等方面的服务。